歸有光〈項脊軒志〉提到「呱呱而泣」,其中「呱呱」課本注釋標音為「ㄍㄨㄍㄨ」,並說明是「小孩啼哭的聲音」。奇怪的是,有哪個小孩的哭聲是「ㄍㄨㄍㄨ」嗎?查查其他字典,發現「呱呱」還可以唸成「ㄨㄚㄨㄚ」。相較之下,「ㄨㄚㄨㄚ」比「ㄍㄨㄍㄨ」更像嬰兒的哭聲。然而,為什麼課本上要用「ㄍㄨㄍㄨ」而不是「ㄨㄚㄨㄚ」呢?
要解釋這個現象,必須先理解「讀音」與「語音」的差別。「讀音」是文言文、古典詩詞中所用的字音;「語音」則是白話文、日常談話中所讀的音。為什麼要特別區分出這兩者?一來是為了教學考試的公平性與便利性。古代中國幅員遼闊,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區,因為受到方言等因素的影響,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唸法。若是官方沒有統一的標準讀音,那麼在考試選官時,如何公平地評判是非?老師在教書時,也得以遵照同一個標準,避免教學時產生誤會。二來是為了官場上溝通的準確性。古代的官員可能來自各方,這些人若是在辦公時各自使用自己家鄉貫用的語音,則每位官員都說著只有自己懂的話,同一個「字」也如此「各說各話」,自然不利於資訊的傳遞與交流。
另一方面,有時古典詩詞為了平仄押韻,或是古文因為詞性變換,也會產生不同的讀音。例如李白〈長干行〉中「繞床弄青梅」的「梅」為了與前後押韻,而讀作「ㄇˊㄞ 」;又如《史記・淮陰侯列傳》:「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」第二個「衣」和「食」皆當動詞用,解釋為「使……穿」和「使……吃」,分別讀作「ㄧˋ」和「ㄙˋ」。